昨日上午,三斯达(福建)塑胶有限公司举行全体管理干部大会,总结2012年的管理革新情况,并对2013年的革新计划进行战略部署和动员。三斯达这轮管理革新始于2012年5月,引进了知名管理公司邦兆企业管理咨询公司,目标是为公司在“二次创业”的新一轮发力夯实好管理基础。
“我们公司现在的规模已经是行业老大,但也遇到很多新的发展瓶颈,必须推动管理创新和提升,否则无法启动‘二次创业’。”谈起这轮企业管理变革,三斯达(福建)塑胶有限公司营运副总丁志伟颇为感慨,也非常期待。
这两年,三斯达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。2011年8月,公司在台湾证交所主板挂牌交易,募集新台币13亿多元(折人民币约2.9亿),资金全部用于返程投资。经过公司的全面规划和布局,2012年福建公司增购土地137亩,投建“三斯达废塑循环回收利用产业化基地”(2012~2013年度泉州市重点项目),现总占地面积达250亩。随着扩厂不断提升产能,年产各式EVA发泡材料可达35万立方米,规模在国内同行中首屈一指。
此外,三斯达还在江苏省句容市经济开发区新成立三斯达(江苏)公司,占地150亩,预计总投资达9000万美元,拟配备发泡生产设备比齐晋江公司,预计至2013年全面投产后,公司产能将在现有基础上再翻一番。
快速发展的同时,三斯达高层也认识到企业内部管理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。“上市后,三斯达公司由此进入新的扩张阶段,开始推动‘二次创业’。但在这之前,我们公司面临着如何提升内部管理水平,这是公司能否成功地推动‘二次创业’面临的最大课题,也是必须解决的难题。”丁志伟说,三斯达还专门成立了新的职能部门——革新办,专职负责做管理革新,里面既有三斯达的工作人员,也有来自咨询公司的老师和专家。(海峡都市报 陈金兰 陆烨垭 林淑芳)
□对话
丁志伟:革新迫在眉睫
《老板周刊》:这次管理变革的背景是什么?
丁志伟:企业发展大了,不再像以前的小企业,肯定会遇到新的瓶颈,很多新问题。俗话说,打铁还需自身硬,你企业做大了,还想进一步做大,那就必须先调整好脚步,夯实内部管理基础。手都挥不动了,你还怎么打铁?企业做大了,以前被掩盖的很多小问题,就会被放大数倍甚至数十倍,企业规模越大,这些问题的危害性越大,因此当前企业必须尽快夯实好内部管理基础,才能为下一步市场发力奠定好基础。
时代、大环境都在改变,企业还是老一套的话,迟早会被淘汰的。如果你不去改变,不去进步,不去创新,那就离失败也不远了。今天早上的大会上,我就跟公司干部宣导,人一定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,你才能不断进步。
《老板周刊》:您的改革之心似乎很急切?
丁志伟:企业再想要进步发展,管理必须有新的突破,为下次发力做好准备。因为现在有钱了,很容易扩大生产规模,但是前提是必须夯实好管理基础,企业规模做得越大,管理不善,亏得就越多,倒闭也会更快。很多快速成长型企业,都是倒在这种问题上。
其实我们已经算是落后了,人家恒安2002年就启动管理大变革,也花了很多钱,花了三五年时间,才做到现在的管理水平,企业才能做大。三星集团董事长李健熙刚接手公司时,到欧美考察一些世界五百强,回来就讲一切必须改变,所有东西都要改变,包括老婆、孩子都要改变,当然改变的是思想,不是人。总之,一线员工、管理干部、企业老板,所有人都要改变。
《老板周刊》:这次管理变革,具体都有哪些内容和模块?
丁志伟:一共有12个模块,涉及经营规划、制度与规范、基础管理、精益改善、流程改造、薪酬设计、绩效考核、团队建设、企业文化、品质提升、组织架构等。
《老板周刊》:这次革新,预计用多长时间完成?
丁志伟:我们是从2012年5月正式启动的,2013年年底结束,革新项目是一整套的,相当于做一个企业管理提升,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,大到企业的战略方向,细到车间的内控管理。
《老板周刊》:目前,整个革新的进展情况如何?
丁志伟:今天是“精益改善”项目的推进阶段报告,预计春节后全面启动。目前,我们完成了“基础管理”、“制度与规范”、“组织架构”等三个项目,其他项目也会循序渐进地推进。一个人的生活小习惯要改变都很难,更何况是一个企业的管理体制,所以说要花很大力气去改。
《老板周刊》:已经进行的部分革新项目,您感觉效果如何?
丁志伟:当然,革新的整体效果远远无法达到我的预期,我的要求肯定很高,但是现在整个公司都有很好的革新氛围,包括干部思想都有新的变化。有些东西要一点点去推的,推动过程中,也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,阻力很大。
《老板周刊》:通过这次革新,你们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?
丁志伟:我们目前是国内发泡行业的行业第一,虽然说是行业最大,但是也只占了整个行业份额的5%左右。因为中国太大了,而且我们受区域限制,还无法做到一枝独大。但是以后我们肯定要做得更大,同行想赶上我们,没有一个五年十年是很难做到的。